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自然生态 > 自然保护区百科 >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780

分享到:

文章摘要: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称大巴山北坡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境内。南接重庆,东邻湖北,面积为28103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称大巴山北坡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境内。南接重庆,东邻湖北,面积为28103公顷,森林覆盖率76.4%,基本保持了原始、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巴山北部地区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库,是中国巴山地区少有的原始自然历史本底,是一个具有保护价值的自然综合体,是亚热带具有典型代表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基本信息

成立时间:

陕西省政府于1982年将化龙山定为自然保护区。1988-1994年对化龙山进行科学考察,2000年通过专家评审同意建立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6日,国办发〔2007〕20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塞罕坝等1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化龙山被定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类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

总面积2810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1923公顷,缓冲区面积3914公顷,实验区面积12266公顷。

地理坐标:

保护区位于陕西省镇坪县、平利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09°16′41″—109°30′29″,北纬31°54′39″—32°08′13″之间。

范围:

东界从浪河口为起点,向西南顺浪河逆上至国有林界,经1501.1米高程点到达1785.9米高程点,向南经肖家坪、1861米高程点、深沟子内的响水沟口,然后上乡路沿国有林界经六池子、大沟的老堰、佘家湾沟、2144.6米高程点、冉家坪楞坎,直至上竹乡磁器沟的国有林界;南界从磁器沟界线开始,经1823.6米高程点,向西北经刘家台沟脑,棚溪沟脑、瞎马洞大河铺屋场、陈家湾沟直上、向南经三道河横过到2732.4米高程点、向西经2720.2米、2723.4米高程点;西界从2723.4米高程点开始,向北经2333.4米、2552.0米、2228.0米高程点至土垭子,顺岚镇公路至千家坪林场苗圃公路回头线(156公里处)的宝塔湾谷,顺宝塔湾谷直上国有林界,再依次经国有林界与龙山村、青龙村、文坪村集体林交界的界石处到达屈家坡尖,顺梁向东到镇坪、平利两县交界大梁、顺梁到达土地垭沟脑;北界从平镇两界交界的土地垭沟脑开始,向东到土地垭,向南经冲天炮(2120.4米高程点),老鸦场沟口,阎家砭脑,向东北至观音尖(1929.2米高程点),向东经豆腐岩到浪河口止。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自然环境

化龙山,又称小神农架,属陕渝交界的大巴山高峰,地处陕西最南端,最高峰海拔2917米,系岚河和南江河的分水岭,是大巴山的第二主峰。有“巴山屋脊”之称,是岚河、浪河、红石河、平溪河的发源地。

地貌: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属剥蚀地区,沟谷密布,山峦起伏,峭壁林立,石洞深幽。海拨最高为2917米,最低为894米,相对高差2023米。

气候:

北亚热带与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6℃,极端最高气温18.9℃,极端最低气温-18.6℃,无霜期250天左右。夏季气候凉爽怡人,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年降水1141.4 毫米,春、夏、秋三季雨量充沛,冬季积雪深厚。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生物资源

化龙山保护区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这里植物区系复杂,植被类型多样,物种繁多,种类丰富。森林有9个植被类型和26个群系。森林垂直分布自下而上分别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和针叶林带,已知种子植物有154科,751属、1731 种,蕨类植物26科,46属,114种,其中木本植物848种,占陕西省木本植物总数的69.28 %。植物地理分布以温带成分为主,同时有热带、亚热带、寒温带等15个分布类型。据不完全统计,区内有单种属植物49种,少稀属植物116种,中国特有属植物34种,珍稀频危植物31种。这些植物大多为古老孑遗成分,有起源于侏罗纪的银杏,起源于白垩纪的云杉、粗榧、连香树、木栏等和起源于第三纪的珙桐,杜仲、冷杉、铁杉及蕨类植物中的石松,凤尾蕨、海金沙等。同时这里还研究发现1个植物新种和38个植物分布新纪录。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多种多样的纤维,药用,芳香油、淀粉、单宁等资源植物,成为陕西及大巴山区植物的天然基因库。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茂密的森林植被和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和丰富多彩的食物来源。区内有野生动物252种,其中兽类78种,鸟类141种,两栖类14种,爬行类19种,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种类占优势,既显示出它的特异性,又表现出与神农架太白山等地动物的联系性。重点保护动物38种,包括华南虎、林麝、云豹、金钱豹、金雕五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珙桐:

珙桐为我国特有的古老单种属,是珍贵稀有植物,属于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种,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属中国红皮书中的稀有种。 珙桐树上开满了“鸽子花”,像展翅飞翔的白鸽。

华南虎:

华南虎

1950年代,化龙山下的一位农民打死一只华南虎,石砦乡农民捡到一只跌死的华南虎;80年代,华坪乡有群众打到一只华南虎;90年代,曙坪乡一名喜爱狩猎的教师在狩猎时亲眼看见一只华南虎……关于华南虎的消息,在镇坪县一直广为传说,1994年以来,以化龙山为中心区的镇坪、平利两县,不断有山民反映华南虎出没的迹象。2004年6月中旬,化龙山千家坪森林公园的一匹近150公斤的马被不明动物吃掉,仅剩下两个马蹄和马尾巴,怀疑是华南虎所为;1994年、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分别有人见到过老虎脚印并多次听见过华南虎的叫声,这些都发生在化龙山的正河垭和光顶山范围里。

2006年3月,陕西省林业厅正式成立陕西华南虎调查组,于2006年6月、9月和2007年元月,分别组织专业调查队3次深入镇坪,与当地林业部门一起,在化龙山寻找野外华南虎的蛛丝马迹,获取了大量的物证和目击证据,形成了数十万字和大量图片资料的《陕西华南虎调查报告》。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旅游景观

化龙山属陕渝交界的大巴山高峰,地处陕西最南端,位于平利县南部的八仙镇与镇坪县临界处,其主区属于平利千家坪国营林场,主峰海拔2917.2米,故有“巴山屋脊”之称。是岚河、浪河、红石河、平溪河的发源地。这里有着原始森林的迷人风光和神秘文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资源和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的地方,是一处集旅游、避暑、度假、探险、科研道教文化于一体的大自然博物馆。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复杂的地质构造,湿润的季风气候,造就了内涵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区植被属于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带,森林植被比较完整,树种繁多,主要有珍稀树种珙桐、云杉、巴山冷杉、巴山松、华山松以及樟树、厚扑、漆树、米心等等,有的单一成林。如高大的冷杉成片的松林;大片的能制作精致手杖的龙头竹,整齐壮观;有的混杂成林。这里还盛产“八仙菊花心党参”和形如龙爪的黄莲、当归、天麻、独活名贵药材、草药。特有的地质、森林、气侯使公园形成了变化万千的森林植物景观和山水自然景观。正如宋郭熙《山水训》所言:“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地貌景观:

属剥蚀地区,沟谷密布,山峦起伏,峭壁林立,石洞深幽,构成一幅瑰丽丰富的自然地貌景观。沿公路而行,两侧危峰对峙,山势逶迤,满山遍野一片浓绿,移步换景,声色并茂。登临主峰,上有白云舒卷于蓝天,下有流水绕山转,白鸟和鸣于耳边。若是清晨,四周空檬,大雾漫卷,翠峰林海,时隐时现,景致飘渺空溟,如梦如幻,使人顿生八仙云游此地感受。山风急来,弥山大雾行云流水似的凌空而去,蓝天万里,澄明如洗,翠峰幽壑,绿树清流,露出绰约风姿,是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化龙山东线支脉有八坪山林场,海拔约1400米,南面是八宝溪,北面是木扒湾,属于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沿着林场西山坡前行,不久可进入无人区。沿着灌木林带一路向西,进入浪河上游。那是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森林里的路,并没有明显的痕迹或者标志,陡峭的深沟里,黑森森的怪石嶙峋峥嵘,上面布满了湿滑的青苔,一伸脚就会滑倒,而下面就是深涧。这里是浪河上游,也是化龙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各类林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交织在一起,林下长满绿色苔鲜的石头拥着绿色草本植物,草本植物围着小树,小树、藤萝绕着大树,构成了一个厚厚的植被网络。间或有巨大的杉树、红桦树、麻柳树,还有侏罗纪的银杏,白垩纪的山毛榉,第三纪的油杉等古老树种。   

西河落差比较大,加上水流的长期切割冲刷,使河床出现许多断崖,流水呼啸而下,形成一个接一个的瀑布群。河谷里,大大小小的瀑布不下一百个。小的高约两三米,大的长达百余米,非常壮观。溅起的水雾飘出很远,水珠在树叶间穿透而过的阳光直射下飞腾起舞,闪动着各色的光。瀑布周围的植被出奇地好,连露出水面的石头、横在水里的朽木上都生有翠绿的青苔。

南宫山森林公园

南宫山因主峰并排三峰成笔架状,故又称“笔架山”,属巴山山系化龙山支脉,最高处海拔2267米。山上有仙女石、莲花盆清泉、千年铁坚古树、不腐的达鉴和尚肉身等景观上百处。数万亩原始次森林和遍布山野的溪流飞瀑。山上石笋林立,有石皆奇。其形怪异,其姿纷呈,吹之如螺号低鸣,遍传幽谷;击之如钟磬弱奏,清脆悦耳,音韵规整。南宫山森林公园,运用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突出山林野趣,将森林、山水、石林、云雾与文学艺术相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织,融森林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野、奇、秀、幽、古于一炉。

远望笔架,“山”字之形惟妙惟肖,其锋犀利,其势遒劲,非神力而不可为, 绚丽而趣味横生,神秘而天工巧夺。又像三仙正襟危坐,漫山林海相偎,缥缈云雾簇拥,远人间而近苍天,观天下而思极乐。俯瞰奇峰,势凌云海,领众山之首。

民国八年(1919年)此山立有碑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唯兹笔架,既高且名。因有仙人,肉体成神。坐化莲池,遐迩震惊。既蒙国封,又受民尊。千秋香火,四方咸宁。遥叩西天,降此圣僧。笔架胜景,不可不铭。故作山志,以垂久永。”笔架连三山,山在缥缈间。山以雾而秀,雾以山而美。人随景移,景随雾动,缠绕升腾,伸手可握。山似笔架既能毓文风,也能招来风云际会,一会儿成云中仙苑,一会儿为沧海帆樯,一会儿像横空出戟,一会儿似仙楼神阁。云开雾散,青山如洗,仰望削壁,俯看深壑,翠色扑人,天下之大势似在胸中推波助澜。以道家之眼看,在山的高处通天是升仙的极境,这虽是一种幻想,但朝饮山岚夕醉余霞的隐逸逍遥总要令看破红尘者向往。能耐得寂寞,独守山林,全赖一种出尘之想,站在门槛之外的游人,恐怕是没有这份闲心和缘分的。

嶙峋耸拔的三座奇峰,犹如一座古代的酒樽,酒已煨热,烟云飘动,似有一缕热浪从壶嘴盘旋而出,鲜活成一幅立体的画面。新落成的南宫山庄古色古香,游客可以在次停留歇息,然后再从从容容地漫行于青山碧水之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赐予,欣赏和感受曲径通幽及返朴归真的情感。萦回于山间小道,穿行在千沟万丘,眼前是绿树萧萧,耳畔有飞鸟伴唱,这时打开相机,俯仰坐立听命于心,笔架雄姿浓缩于方寸之间,山的傲骨和精神尽在股掌之中。峰峦之美多半在头顶,云层覆盖了所有的山脚、山腰,有意托出了顶峰之美,以其银白衬托峰峦之墨黑,以其海浪似的横卧的波状线对比刚劲的山石垂线。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