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自然生态 > 自然保护区百科 >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815

分享到:

文章摘要: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跨湛江市的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四县(市)及麻章、坡头、东海、霞山四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0′-110°35′,北纬20°14′-21°35′。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的省级保护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7256公顷,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33%,广东省红树林总面积79%,是我国大陆沿海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它属森林与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包括红树林资源、邻近滩涂、水面和栖息于林内的野生动物。保护区2002年1月被列入"拉姆萨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性地区和国际湿地生态系统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野生动物﹙鸟类﹚疫源疫病监测点、国家级沿海防护林监测点。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5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纯林群落和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等群落,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记录有鸟类达 194种,是广东省重要鸟区之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 7 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的 34 种,国家 “ 三有 ” 保护名录的149 种,中日候鸟条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约的 80 种,中澳候鸟条约的34 种,中美候鸟条约的50 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的1 种,附录Ⅱ的 7 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的 4 种。因此,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是国际候鸟主要通道之一。此外,贝类有3纲41科76属130种,鱼类有15目60科100属139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贝类28种、鱼类32种。

目前,湛江红树林正按总体规划超常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科研力量,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的人事制度,力争十年把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多功能、多效益、国际知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资源状况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 20278.8hm 2 ,其中有林面积7800多公顷。红树林种类有15科24种,是我国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多的保护区。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既是留鸟的栖息、繁殖地,又是候鸟的加油站、停留地,成为国际候鸟通道。除了众多的鸥形目、雀形目等留鸟外,每年秋冬季,还有大量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的候鸟(包括鹤类、鹳类、鹭类、猛禽类等)在从日本、西伯利亚或中国的北方地区飞往澳大利亚的途中需要在保护区停留,使保护区成为中日、中澳国际候鸟的通道。据初步调查,红树林中的鸟类达 19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有 7 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名录 34 种,国家 “ 三有 ” 保护名录 149 种,中日候鸟条约 80 种,中澳候鸟条约 34 种,中美候鸟条约 50 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1 种,附录Ⅱ 7 种,列入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易危鸟类 4 种。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林内和海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2002年9月湛江海洋大学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队对雷州半岛6个红树林区的鱼类和贝类进行了清查,清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区有贝类3纲38科76 属110种,有鱼类15目58科100属127种。贝类以帘蛤科种类最多,达20种;发现我国大陆沿海为首次记录的有皱纹文蛤、绿螂、帽无序织纹螺、鼬耳螺4种。鱼类以鲈形目居绝对优势,有27科49属65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中贝类有28种、鱼类有32种。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滩涂上的木本常绿植物群落,形态婀娜多姿,在潮起潮落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海潮浸淹的盐渍土壤上,所以它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学特性:具有胎生现象,奇形怪状的呼吸根、支柱根和板根,叶子有泌盐现象等。红树林下荫凉,浮游生物丰富,栖息着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类。可见红树林的森林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红树林

红树林具有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唯一能在海洋的潮滩上生长的树木。红树林与潮滩上的泥质、沙质滩地、珊瑚和水草一起,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高产出生态系统——它支持许多种类的鱼、虾、蟹和无脊椎动物,如蚌、牡蛎、贻贝等均为人们采集和食用,与此同时也为一些稀有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虫等提供栖息地。红树林的另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它能生活在咸水环境中,每天高潮期间它“漂浮”在海水中,这使其成为地球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最有趣的栖息地生态系统。在台风来时红树林为我们提供防御强风浪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保护了我们的海岸线,农业和鱼塘等。所有的红树林均有一个共同的使人惊讶的能力,那就是生长在其他大多数树木不能生存的地方。红树林仅在狭小的海陆交界并有咸淡水交汇的地方生长繁殖。这些区域对于其它树木来说往往会感到温度太高、盐分太高、过分潮湿和风力太强而难以存活,而红树林则十分喜欢并能生存。当然红树林在盐分过高时也必然会死亡。大多数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可以在松软的、被水浸透而缺氧的泥地中生存,但每一树种的适应范围和生长区域不同.

红树林的呼吸,在多数生长在陆地上的树木利用它们发达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氧气,但是红树林赖以生存的土壤大多数时间被水浸泡着,这便意味着土壤充满着水,土壤颗粒之间很少或干脆没有空气,我们称之为“缺氧”状态,这种土壤通常是黑色并带有特殊味道的,在这种条件下红树林又是怎样呼吸呢?为了补偿缺乏的氧气,许多红树林便长出能暴露在空气中的根系—我们称之为“气根”或“呼吸根”。尤其是白骨壤和无瓣海桑具有这种发达的根系呼吸系统。无瓣海桑(上图)和白骨壤(下图)的气根或呼吸根能够使树根在水浸的土壤里“呼吸”,注意看无瓣海桑的气根既高又粗且尖,而白骨壤的气根则既短又细且圆。

红树林生长在湿软的泥沙中,如果是其他的树会很快倒下。但红树林不倒,这是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因为它具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把它们的根固定在软泥中——多数红树林具有复杂的根系以互相支撑。下面这张图片说明了不同品种的红树林具有不同的根系:红树林中最明显的支持根系是红海榄,其支柱根从树枝上长出来,插入泥地中以固定树体。在树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每一棵树种都迅速形成大量地强大固定根系,来互相提供更多的支持。白骨壤具有不同的支撑结构。它的根呈幅射状(象车轮的辐条一样),在地下浅层形成一个根的网状系统。这些根系能覆盖比其树冠更大的面积!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历史背景

1990 : 广东省政府于 1 月 1 日 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旨在保护红树 林相关的鸟类资源,地点为廉江市高桥镇,面积为 2000 多公顷。

1992 : 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省级保护区管理站在廉江市高桥镇成立。

1995 : 湛江市政府申请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并申请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7 : 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同年 11 月 7 日更名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1: 中国政府与荷兰政府双边合作项目(实施期为 5 年)—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在雷州半岛正式启动。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完善和加强机构能力建设,以符合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要求。

2002 :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2005: 保护区局长( 1 人)和副局长( 2 人)正式任命到位,保护区员工聘任全面展开。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