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自然生态 > 自然保护区百科 >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852

分享到:

文章摘要: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行政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南北长约56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保护区的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行政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南北长约56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保护区的总面积为107348公顷,森林覆被率高达88.4%。保护区属于大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经内蒙政府批准,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汗马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及栖息于保护区中的野生动植物。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最北部的城市——根河市境内,东与黑龙江省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以大兴安岭山脉的主脊为界;南近呼伦贝尔大草原;北与“北极村”——漠河只有280公里的公路里程。它地处于古老的大兴安岭山脉的西坡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3′34″~122°52′46″北纬51°20′02″~51°49′48″。位于伊勒呼里山西北部,西部与金河林业局接界,有海拔1455米的高峰,境内最高点海拔1418米,平均海拔1000~1300米。山巅明显,河谷开阔,谷底宽坦。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地貌特征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林密谷深的汗马自然保护区静立在大兴安岭山麓的主脊西侧,最高海拔1466米,最低海拔840米。保护区地质系海西早期断裂活化运动中形成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地槽褶系额尔古纳槽背斜,其岩系组成以岩浆岩的侵入岩和喷出岩为主,主要岩石有花岗岩、石英粗面岩、玄武岩、石英斑岩等。

由于地形和植被的不同形成棕色针叶林土和沼泽土两大类。其中棕色针叶林土包括棕色针叶林土、生草棕色针叶林土、表潜棕色针叶林土和粗骨棕色针叶林土四个亚类。沼泽土包括草甸沼泽土和泥炭沼泽土两个亚类。另外,在河谷两侧的落叶松林下,有冰沼土分布。

河流与保护区呈现着最密不可分,塔里亚河”是汗马自然保护区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它平均河宽20米,平均水深80厘米。它属于额尔古纳河水系,是额尔古纳河的主要支流——激流河的主要发源地。神圣宽广的塔里亚河用它宽广的胸怀融汇了安库拉河、西肯河、吉那米基马河、森盖河等11条支流河,为保护区默默的输送着水源,并且对黑龙江的水源和黑龙江下游的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气候资料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汗马自然保护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积雪深厚,夏季温凉短晢,湿润多雨,春季干燥风大,四季温差和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5.3℃,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49.6℃,年平均相对湿度71%,春季3、4、5月最干,夏季7、8、9月份最潮湿,年降水量450mm左右,主要集中7、8、9月,约占全年总降水的70%,年日照时数2630.6小时,由于汗马保护区位于中国内蒙古的最北部,并且海拔较高,与北极村漠河的严寒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保护区全年有10个月的时间有积雪,局部地区积雪常年不化。最大积雪深度达到50cm。无霜期只有80—100天。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动物资源

紫貂

由于汗马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偏远、远离居民区、未受过任何人为干扰。最原始的土壤和植被中充满了野生动物的气息。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174种,其中鱼类5目8科26种,两栖类2目4科6种,爬行类2目3科6种,鸟类12目28科106种,兽类6目12科30种。在106种鸟类中,古北界种97种,占鸟类总种数的91.51%,广布种8种,占7.55%,东洋界种1种,占0.94%,在30种兽类中,古北界种类24种,占兽类总种数的80%,广布种5种,占16.7%,东洋界1种,占3.3%。保护区的动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在保护区所见的106种鸟类种中,有留鸟32种,夏候鸟71种,冬候鸟3种。保护区具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鸟类中的细嘴松鸡和兽类中的紫貂、原麝、貂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天鹅、鸢、苍鹰、灰脸鹰、燕隼、红隼、花尾榛鸡等鸟类、以及棕熊、猞猁、马鹿、驼鹿、雪兔等兽类。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植物资源

草苁蓉

保护区植物有88科222属468种,其中地衣植物6科7属14种,蕨类植物有8科9属16种,苔藓植物17科18属24种,裸子植物2科4属5种,双子叶植物43科139属342种,单子叶植物12科35属67种。

汗马保护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即钻天柳、黄芪、草苁蓉、大花勺兰;

自治区级保护植物有樟子松、兴安翠雀花、东方五福花、手掌参、芍药、兴安升麻、细叶百合、笃斯越桔、北极花等9种。

保护区内森林植被仍保持原始的、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特征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生态环境

灰脸鹰

由于从上世纪50年代起汗马就划定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没有道路,周围没有居民,人为活动极少。。保护区内的24种植被类型,林相整齐,结构合理,特点突出,垂直分布明显,生态系统完整,没有外来物种侵入。总之,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原始森林景观和功能,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健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主要植被—兴安落叶松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2%。同时,由于保护区平均海拔超过1000m,纬度高,又靠近大兴安岭主脉,故山地植被又具有高山苔原带的某些特征,如冰沼土的分布,高位沼泽的出现,大量高山及环北极植物的分布等。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自然景观

牛耳湖

汗马自然保护区有一处不可多得的原始自然景观牛耳湖,牛耳湖因型似牛耳而得名,距离保护区中心站23公里,面积约6至9公顷,因雨量而消长,平均水深2米。自然保护区两山之间的谷地还长着树高7-8米,浑身上下长着10多厘米“胡子”的“老头树”,树型十分古怪奇特,其实就是生长在低温潮湿冻土带上的落叶松成过熟林。在距离保护中心管理站20公里处,有两座孤立的山峰,称为大孤山和小孤山,山上植物丛生、怪石林立,形如飞鸟,状如走兽,留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保护区还有“塔头沼泽”、“圈河”等许多和“大小孤山”、“牛耳湖”一样让人驻足留连的原始森林自然景观。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保护价值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汗马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对保护野生珍贵动植物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黑龙江上游的主要发源地,保护好山地森林植被,对于水源涵养,保证黑龙江的水位和水质,维持黑龙江流域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内偃松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是山地植被的顶级群落,一旦遭到人为破坏,后果不堪设想,保护好偃松灌丛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护区属寒温带苔原山地明亮针叶林原始生态系统,具有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的典型特征,保护区建设对大兴安岭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有脊椎动物174种,几乎大兴安岭所有的野生动物在保护区内均有分布,是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的重要庇护所。棕熊、狍子、雪兔它们在保护区里尽情的成长、繁衍直至最后慢慢的死去、或者是为生物圈中的食物链作出了贡献。汗马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不仅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保护区植被是大兴安岭地区植被的典型代表,该保护区对于大兴安岭植被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保护措施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汗马自然保护区根据地理状况、资源分布特点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功能区。保护区又分为严格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严格保护区域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目的,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珍稀动植物种群自然生存长期繁衍为宗旨。

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除必要的巡护检查外,严禁任何人员进入,不得从事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以使核心区内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种群在严格的自然条件下自然演替和繁衍。原则上不在核心区进行任何工程建设。核心区总面积4651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3%。

缓冲区实行重点保护,在缓冲区内除可进行组织的科研、教学、考察等工作外,不允许从事任何生产、生活活动。工程建设中除保护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外,不设立与保护、科研、教学无关的工程。缓冲区面积37250公倾,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7%。

一般保护区域包括实验区及保护区外围,将保护区与金河林业局相连的区域划为实验区,作为科研、考察、教学、旅游基地,面积2358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2%。在保护区周围建有四个保护管理站,十个管护点,以及三个观测站和一个冻土站。主要包括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研究;湿地植物群落的研究及纬度冻土的研究;原始林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种类种群分布动植物分布和演替规律的观测研究;野生珍稀植物和重要资源植物物种的驯化、繁殖方法的研究;动植物病虫害及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的研究;野生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试验。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 旅游资源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

进入汗马自然保护区的观光旅游者,除了让他们领略雄峻的山川,神奇的森林,罕见的野生动植物外,保护区还通过相应的宣传设施,举办有关活动,进行保护森林、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儿童,唤起他们保护自然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自然保护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利用自然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社会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提高社会公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发展保护区经济,增强保护区后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使保护区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够并驾齐驱。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