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自然生态 > 自然保护区百科 >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1155

分享到:

文章摘要:崆峒山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

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 - 简介

崆峒山

崆峒山海拔2123米,百积30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山峰数10座。其山势雄伟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犹如巨浪排空;奇峰、异洞、怪石、流云、苍翠、清秀而瑰伟,构成了崆峒奇观。崆峒山得天独厚,前峡泾水萦回,后峡胭脂河湍流,交汇于前山屏障—望驾山脚下,形成虎踞龙蟠之势。正如前人所说“崆峒得泾而势愈雄”。“舍此则无以见其尊”。的确,山有树而秀,林有水而翠,崆峒林深似海,草茂花繁,松柏多姿,药材遍地,群峰竞秀,瑰丽雄奇,身临其境,胜似神仙。故又有“崆峒仙境”之美称。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崆峒山 - 名字原由

崆峒山

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quot;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崆峒山 - 主要特点

位于平凉市西11公里处,是六盘山支脉,海拔2123米,面积30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山峰数十座。北倚关山,南望太统,背靠笄头,面临泾水,有“崆峒山色天下秀”之说,是我国道教第一名山。相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上向广成子请教道的问题,秦皇汉武都曾登临此山,后来的唐宋明清各代,均在山上建有道观禅院。现在山上共有8台、9宫、12院、42座建筑群,40多处名胜古迹

崆峒山 - 历史

崆峒山

崆峒山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是僧人、道士的云集之地。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即位第二年曾去崆峒山,因山高路险,畏怯攀登,只到山下石头寨便御驾返回。汉武帝于元鼎5年(公元前112年)5月,登上崆峒山,望以祖历。唐贞观年间,仁智禅师在崆峒山开辟丛林,凿通了通往最高峰的唯一通道“上天梯”。唐太宗御赐,创建禅院,又修建了“滹陀寺”、“轩辕宫”、“问道官”。宋代修建了“法轮寺”,元代修建了“宝庆寺”等。明代,平凉韩王太妃大兴土木,在崆峒山顶修建了“太和官”等众多的寺院宫殿、楼台亭阁,当时的崆峒山已拥有聚仙桥、朽木桥、十方院、八仙庵、招鹤堂、凌空塔、轩辕宫、真乘寺、舒华寺、香山寺等8台、9宫、12院、42座建筑群及仙鹤峒、凤凰岭、翠屏山、大象山、棋盘岭、仙人峰、雷声峰、老君峰、舍身崖、一线天、月石峡、黄龙泉、龙吸水、绝顶、静室、广成丹穴等40多处名胜古迹。

崆峒山 - 景点介绍

崆峒山

聚仙桥:在崆峒前山麓泾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横跨泾河两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拦,喷珠溅玉,景色壮观,是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桥虹跨。”明人罗潮《仙桥虹跨》诗云:“仙桥飞渡壑,横亘长虹卧,来往闲游者,不信天边过。”1980年,修建崆峒水库,聚仙桥被淹没。1986年在坝前600米处重修。

望驾山:崆峒山东峰,前临平(凉)泾(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泾河相会,海拔1926米。望驾山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站立峰顶,泾河川和平凉城尽收眼底。相传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山上云雾遮罩,虚无飘渺,大臣们在山前垒土相望,故称望驾山。峰顶原有怀旷亭,今已不存。

广成丹穴:在望驾山北峰的绝壁上,这里悬壁如削,十分险要,人迹罕至,相传广成子居住穴中,炼穴修道。“广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罗潮《广成丹穴》诗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广成居,怅望云杳杳。”

三教禅林:在望驾坪,地势平坦,环境幽寂。1939年,山东人刘紫阳出资,其弟子刘园阳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后由静禅、润明二僧主持,又称居士林。

问道宫:也叫轩辕谷,位于崆峒前峡,泾水北岸,背山面水,环境幽寂,身居殿内,听不到泾水涛声。相传这里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唐代这里已有建筑,元朝至正间重修问道宫,今存有《重修问道宫碑》一通,明朝宣德、万历年间,再次重修,成为一组庞大建筑群。明人唐龙《问道宫》诗云:“欲捉白蟾飞树梢,遍寻元鹤在云中,荒凉栋宇聊停节,怅望当年问道宫。”

崆峒山

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这里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有小路通往东西南北四台,并接连后山公路。中台原有庞大的建筑群。正中是唐代明慧禅院,后改为滹沱寺,殿堂雄伟,塑像林立,栩栩如生。西侧有明代修建的十方院和七真观。西南有清朝宣统年间修建的三皇楼(又称一天门),1985年,群众捐资重建,东侧有明代修建的藏经楼、飞升宫和怀睿塔。

灵龟台:在中台正西,两石峰耸立,中有一条幽谷,峰下有一石洞,穿石洞而上可至小北台崖下,“前微伸而昂,似首两腋广狭中度,背旁夷,中隆,榛石相错,尤酷似介文,有类人工凿成者。”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补岩和尚在此修建文殊庵,另有七佛阁。

凤凰岭:在灵龟台之北,马鬃山东北,登高俯视,此岭如展翅奋飞的凤凰,山势险峻。每当雨霁天晴,薄雾升腾,朝阳四射,色彩斑烂,蔚为壮观。这里就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的“风山彩雾”罗潮诗云:“灵鸟归何处,高岗空在觑,今世有周文,何不西山去。”凤凰岭原有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弥陀寺,今存废址。1988年复修太清宫一处。

崆峒山 - 崆峒文化

崆峒山

崆峒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南传佛教、北传佛教或藏传佛教,在这里都可找到其发展弘扬的轨迹。在崆峒佛教弘扬的这块域境,佛教文化与社会生活可以说密不可分。所以不了解佛教文化精神,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崆峒人民的历史和现状,更不可能把握其向上向善的美好远景。

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的过程中,甘肃全境乃至崆峒地区,是最早得闻佛法的境域。因为崆峒地接西塞,当时是西部戎羌等鬼方少数民族融合交汇的地域。而早期的西部少数民族,多数游牧,从天山到崆峒这一大区域都是他们行踪之地。而佛法至少在东周春秋时期,已便传西域各国,中国人在那时也已却知西方有佛教行化。

崆峒地区在夏商周时期为羌胡氐戎之地,各民族杂居。秦汉时曾以当地民族命其县名,如秦设乌氐县、朝那县、西汉仍沿旧设。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古时这片个民族文化交汇地的繁盛景象了。佛法就是在这一狭长地带首先传入内地。到了东汉明帝派使臣去西域迎僧取经,崆峒区境的羌、胡等民族已经有了佛教信仰,崆峒境内至迟在西汉时就有了佛教活动。这大概与十八僧欲化秦始皇,后又隐于泾、洛一带而能逃脱被收捕杀害的危险,是极有原因的。这说明在秦汉之际,佛法已在民间流传。

三国魏晋时,崆峒佛教蔚为大观,境内和邻县的石窟寺等一大批佛教寺院相继建成。崆峒的香山、大顶和山下的兴教、石佛硖的石窟等以及泾川的王母宫石窟、南石窟等寺院香火鼎盛。在隋唐两朝更以佛教为国家宗教,崆峒山已成为西北地区佛教大丛林所在地。从最高处的香山、马鬃山,到其下的五台,皆已遍布佛寺梵宫。其时崆峒山还有道教和儒宗,崆峒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宗教圣山了。

佛教经汉魏的发展期,到隋唐之际,已发展成全民性信仰。到了宋代,崆峒佛教寺宇遍于城乡,有禅宗的临济、曹洞等宗和天台、贤首、净土、密宗、律宗等,同时弘化于境内。到了元朝,佛教更加兴盛起来,连皇室成员都要灌顶受戒。即使是皇帝登基也要先在佛殿行皈依加持,然后才得授皇权,佛法在大元一代达到鼎盛。所以崆峒佛教到了元代,其声望显赫,如日中天。后来渐渐衰败,到了清代后期,区境成为多事之地。同治年间社会动乱,杀戮抢掠祸及丛林,区境佛寺道观几乎被焚掠殆尽,崆峒山亦未能幸免。战乱之后,山中只剩两位僧人,一住西台,一住北台。

进入民国,崆峒佛教虽仍是陇东最大的佛教丛林,但僧才不足,其影响力远非盛时可比。到民国21年,本地清末举人,民国时曾任过甘肃民政厅长,四川烟酒督办的郑浚卸任回乡。他慨叹崆峒佛教宗风不振,认识到佛法与国计民生的深切关系,深感佛法衰落的原因有三:一是僧才不足;二是佛法与世法日渐相离;三是佛法教育未能普及。此后,郑浚便联络同仁,发起倡议,集资筹款,针对佛法衰落三原因而做三事。一是将崆峒佛事活动中心从崆峒山移到人口集中的平凉城,便于佛法能直接面对民众,使佛法与世法两不相离;二是从南方佛教活跃区请高僧来平弘法;三是与佛经流通中心直接联系,输入法本经书,普及大众。由于郑浚等人的倡导策划,很快便在平凉市东大街建起一处佛教寺院,称佛籁精舍。殿阁庄严,佛像焕彩,佛殿、藏经楼、讲堂、僧房、居士林、厨库、水房等一应俱全。藏僧青莲应邀主持寺院,郑浚的弟子朱虚斋居士负责杂物。其后又陆续从普陀山和陕西等地请来普明、普静、普智、普德等高僧。本地皈依居士数千人,陆续入住寺院的僧人逾百数,常驻寺中僧众四十余人。崆峒佛教之复兴,初具规模。

崆峒山

崆峒佛教自古以来,僧才辈出,代不乏人。虽因时代更迭,加之佛门不重名籍,许多珍贵史料湮灭无闻。崆峒山自古及今,佛道共据一山,各自弘扬自己的法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佛教作为社会构成的一支,随政策之走向而起伏。50年代,中央宗教政策十分务实。佛教徒欢欣鼓舞,学法与学政并重,并坚持农禅思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力更生,爱国爱教思想深入人心。崆峒佛寺,每月都有为国祈福法会,佛事活动蒸蒸日上。后来,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将山中所有佛寺彻底毁坏,古树名木遭砍伐,佛教仅只留下舍利宝塔卓尔不群地危立山巅。所幸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宗教政策,崆峒佛教从艰难中很快恢复起来。先有青莲法师入室弟子临济宗昌正号心悟法师、曹洞宗传人常慧法师等先后归山。1984年,改革开放后崆峒第一届佛教协会成立,常慧和尚、心悟法师先后任会长。其后,由妙林法师任崆峒第一届佛教协会会长,接手主持崆峒佛协教务。一个新的发展前景从此开始。

崆峒山 - 地质构造

崆峒山

崆峒山地质构造上属小关山逆断层,垂直断距约700米,上三叠统延长群的褐紫色与绿色砾岩及白垩纪底砾岩等垂直节理发育,经侵蚀形成许多岩崖峡谷及奇峰绝壁等特殊地貌。山顶有两级老夷平面:2100米的香山顶,上覆第三纪红层;1900米左右的一级经切割为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各有奇势胜景。合天台、插香台与灵龟台,号称“八台”,与“四岭”(凤凰岭、狮子岭、苍松岭与棋盘岭)、“二峰”(蜡烛峰与雷声峰),同为崆峒山地貌的自然奇观。诸平台与山麓带先后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宫”,共有寺观42处,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现仅保存法轮寺的宋石经幢,十方院的元蟠龙石柱,东台宝庆寺的元代石壁及明建凌空塔,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崆峒山 - 景区荣誉

崆峒山

1986年5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我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