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自然生态 > 自然保护区百科 >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1205

分享到:

文章摘要: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贵池、东至两县(市)境内,面积33333公顷,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贵池、东至两县(市)境内,面积33333公顷,1986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白头鹤等越冬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

升金湖是安徽省第一个以保护水禽为主的水域湿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南岸,贵池市与东至县境的交界处,湖面即保护区的面积33400公顷。湖床平均海拔11米,湖周边平均海拔25米。湖水有水道经黄盆水闸与长江相通。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保护区有鸟类142种,其中水禽84种,内含越冬水禽6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2种,其中属一级保护的6种: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大鸨、白肩雕;属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16种:穿山甲、豹猫、白琵鹭、黄嘴白鹭、小天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鹅 、白额雁、白枕鹤、灰鹤、白尾鹞、红隼、鸢、乌雕、胭脂鱼、虎纹蛙等。湖区是生态系统十分完整的重要湿地,也是迁徙水禽极其重要的栖息地的越冬地。该保护区是世界上白头鹤、白鹳的最大种群的越冬地之一。有的年份白头鹤越冬数量超过500只,占中国总数的1/3,是世界总数的5%;部分年份白鹳在此越冬数量超过450只,占中国总数的1/4,为世界总数的12.5%。大型水禽雁的鸭类在此越冬的数量巨大,常在8万只以上,成为东亚地区最大、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极少受到污染的浅水湖泊,水质优良,水体稳定。保护区以升金湖为主体,由长升金湖及周围的滩地组成,区内水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有水生维管束植物38科84种、浮游植物22种;浮游动物13种、底栖动物23种、爬行类21种、鱼类62种。丰富的生物资源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使保护区成为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据调查,本区共有鸟类142种,其中越冬候鸟66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白头鹤、白鹤、黑鹳等5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白枕鹤、小天鹅等16种。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已被原林业部卉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列为中国40个有国际意义的保护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升金湖,因湖中日产鱼货价值“升金”而得名,曾称生金湖,亦名深泥湖,位于东至、贵池境内,湖面总面积3421公顷,东南群山环抱,西傍丘陵岗地,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滨江淮洲圩,湖水清澈如镜,沿湖烟树迷蒙,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人口密度低,环境污染小。湖里有鱼类66种,软体动物18种,水、湿生植物62种,大量越冬候鸟排出的粪便补充了湖区的肥力,使植物生长更为繁茂,又促进了鱼类及软体动物的生长,湿地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优美的环境和充足的饵料,吸引捉大量珍稀水禽来此觅食越冬。据统计,这里有秋冬季鸟类103种,越冬停息水禽70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黄咀白鹭、大鸨、金雕、白肩雕;二级保护动物有白枕鹤、灰鹤、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白尾鹞、红隼、黑鸢、草鹗。每年来此越冬的白头鹤和东方白鹳,分别占全国野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和八分之一,越冬鹤鹳6种,占全国二分之一强。因此,升金湖在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受到亚洲湿地局和世界湿地水禽调查局等国际保护管理机构的关注。1991年2月上旬,世界鹤类基金会副主席吉姆.哈里斯先生到升金湖考察,当他两天在同一地点看见并计数到白头鹤358只,白鹳163只,白琵鹭176只之后,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竖起大拇指连说:“OK、OK”。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自然环境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为浅水淡水湖,周长约165公里。全湖由小白湖、升金湖、黄盆湖连结而成,湖水来自张溪河与坦埠河,有一条水道与长江相连。湖水水位随江水水位而涨落。夏季达到2.5~3米,秋季和初冬水位下降,上下两湖除河道外,露出大片沼泽地、草滩和泥滩,水深仅30厘米。气候年均温16.5℃,无霜期24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517.8毫米,4~6月为雨季,冬季干旱。 保护区内水生和丰水生维管束植物有55种,主要种有芡、金鱼藻、苦草、菱、竹叶眼子菜、苔草、小叶星缩菜等。无国家级保护植物。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鸟类资源有70多种,其中候鸟20种,其余为留鸟。它是全国性珍贵水禽保护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迁徙水禽重要的越冬和驿站。 湖区鱼类资源丰富,有鲤、鲫、、、鲶鱼、青鱼、草鱼、白鲢等。50年代中期,保护区年产鱼量达3000吨。由于捕捞过度,造成水产资源急剧下降,并涉及水禽停留与栖息。

湖内软体动物有18种,如中国圆田螺,褶纹冠蚌等。濒危动物杨子鳄在保护区曾出现.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杨子鳄;二级有白枕鹤、灰鹤、小天鹅、红胸黑雁等 。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良好的生态环境

每年入冬以来,升金湖上水浅滩出,成千上万只候鸟时而互相追逐、时而高空翻飞,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而湖中踏水,场面蔚为壮观。据不完全统计,今冬以来已有10万多只候鸟飞抵升金湖栖息越冬。近年来,地处池州境内的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候鸟的天堂。湖内水质优良、生物种类繁多,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珍稀候鸟越冬地之一。为切实保护好这块“宝地”,保护区不断加大对区域的生态保护,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使得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环湖农民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鸟类聚集量年年递增。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白头鹤、白鹳等候鸟成群结队、纷至沓来。保护区目前有鸟类170余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有20种,如白头鹤、白鹳等等。其中东方白鹳占世界总数八分之一、白头鹤占世界总数二十分之一。丰富的生物资源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使保护区成为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白头鹤和东方白鹳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区内共有鸟类142种,其中越冬候鸟66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白头鹤、白鹤、黑鹳等5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白枕鹤、小天鹅等16种。]拥有我国最大的白头鹤越冬种群,占世界5%,东方白鹳占世界1/8。升金湖在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受到亚洲湿地局和世界湿地水禽调查局等国际保护管理机构的关注。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景区小吃

农家土菜,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池州凭借丰富的物产资源和纯朴的民俗食风,将乡间原料巧妙组合,形成咸鲜合一,以味见长的乡野风味体系,较著名的菜品有:干豆角烧肉、萝卜烧腊肉等。

阮桥板鸭,因其产地得名,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味鲜醇香,诱人食之。

黄石黄精,产地青阳县“莲花峰”至“黄石寨”山脉,属高山植物,采挖天然黄精为原料经过九蒸九晒,腌制成品,内脆外黄,味香甜,素称“九制黄精”常食能益寿延年。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景区游览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内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人口密度低,环境污染小。湖里有鱼类66种,软体动物18种,水、湿生植物62种,大量越冬候鸟排出的粪便补充了湖区的肥力,使植物生长更为繁茂,又促进了鱼类及软体动物的生长,湿地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优美的环境和充足的饵料,吸引捉大量珍稀水禽来此觅食越冬。据统计,这里有秋冬季鸟类103种,越冬停息水禽70余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头鹤、白鹤、白鹳、黑鹳 、黄咀白鹭、大鸨、金雕、白肩雕;二级保护动物有白枕鹤、灰鹤、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白尾鹞、红隼、黑鸢、草鹗。每年 来此越冬的白头鹤和东方白鹳,分别占全国野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和八分之一,越冬鹤鹳6种,占全国二分之一强。因此,升金湖在198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水禽自然保护区,1988年又被编入《亚洲重要湿地名录》,受到亚洲湿地局和世界湿地水禽调查局等国际保护管理机构的关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