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环保技术 >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 垃圾处理技术 > 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口恶英的分布特性

垃圾焚烧炉飞灰中二口恶英的分布特性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673

分享到:

文章摘要: 自1977 年Olive 等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垃圾焚烧炉烟气中首次检测出二口恶(Polychlorinated diben2zo2p2dioxins and Dibenzofura

 自1977 年Olive 等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垃圾焚烧炉烟气中首次检测出二口恶(Polychlorinated diben2zo2p2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简称PCDD/ Fs) 以来[1] ,世界各国许多学者对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二口恶英的生成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垃圾焚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二口恶英形成机理主要有两种: (1) 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 ,大分子碳(所谓的残碳) 和飞灰基质中的有机或无机氯在低温(250 ℃~450 ℃) 经飞灰中某些具有催化活性的成分(Cu ,Fe 等过渡金属或其氧化物) 催化生成PCDD/ Fs ; (2) 前驱物合成(precursor synthesis) ,不完全燃烧和飞灰表面的不均匀催化反应可形成多种有机前驱物,如多氯二苯醚类的氯酚,再由这些前驱物生成PCDD/ Fs.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