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自然生态 > 濒危动物百科 > 濒危鸟类百科 > 食猿雕

食猿雕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1299

分享到:

文章摘要:食猿雕 - 物种信息食猿雕拉丁文学名:Ictinaetus malayensis重量:可达285克体型:体长95cm,翼展可达240cm。食物:猴、鹿、蛇、

食猿雕 - 物种信息

食猿雕

拉丁文学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重量:可达285克

体型:体长95cm,翼展可达240cm。

食物:猴、鹿、蛇、鼯猴、麝猫、蝙蝠、大型鸟类

产卵数:1个

保护状况:极危[1]

食猿雕 - 形态特征

食猿雕,又名菲律宾鹰,是世界上体型最大、数量最稀少的雕类之一,属于大型雕类,被人们赞为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雕中之虎”的美誉。食猿雕体态强健,相貌凶狠,体长1米,重9公斤,两翅展开长达3米。上半身羽色为深褐色,下半身为浅黄或白色相间,头部后面有许多柳叶状冠毛,色黄有斑点。面部和嘴为黑色,遇对手或猎物时冠羽会立即竖起成半圆形。冠羽高耸,面目古怪,显露出一副“鹰中之虎”的凶狠相。

食猿雕 - 生态习性

食猿雕

食猿雕生活在菲律宾热带雨林中,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习性与哈佩雕非常相似,喜欢“占地为王”,一对雕差不多要占领30平方千米的领域,并捕杀这个领域内的各种动物。善于在低空盘旋,一且发现猎物,就会闪电般俯冲而下,先啄瞎猎物眼睛,并撕成碎块充饥。

其主要猎物是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类、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等,在村庄附近,它们还经常捕杀狗、猪等家畜,在啄食猴子时十分凶残,所以有“食猴鹰”之称。它们还经常埋伏在犀鸟的洞穴附近,捕杀为雌犀鸟喂食的雄犀鸟。

食猿雕筑巢于岩壁、乔木或灌木丛中,以枯枝和芦苇等编成,内铺兽毛和草。4~5月份产卵,幼鸟于8月底离巢。和其它猛禽一样,食猿雕一生只追求一个伴侣,任何变故都不能动摇它们对伴侣的忠贞

菲律宾曾经拥有非常好的热带原始森林,这是食猿雕理想的栖息环境。但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由于开垦土地的影响和人们的肆意捕杀,这种雄伟的猛禽已处于灭绝的边缘,现仅存50对左右,分布在亚洲菲律宾群岛的吕宋、棉兰老岛等岛屿的热带丛林中。

食猿雕 - 物种分布

菲律宾吕宋岛、沙马岛、雷伊泰岛、民答那峨岛的森林。

食猿雕是一种大型猛禽,非常犟悍,然而食猿鵰的数量非常稀少,正处于绝种边缘。目前成年的野生食猿雕,只剩不到250只。食猿雕所筑的巢非常大,直径可达将近3公尺,但是牠们的繁殖率很不稳定,一对食猿雕可能每2到3年,才会产下1只雏雕。

食猿雕的目前分布状况并不明朗,但是牠们所栖息的森林日渐缩减,导致牠们的数量急剧下滑。

食猿雕 - 分类比较

食猿雕

世界上最凶猛的鸟不是那些体型最大的鸟,而是一些身体中等的猛禽,如金雕、食猿雕和角雕等。它们都具有宽长的双翼,有很高的飞行技巧和速度;有的高空能够清晰地看到地上的猎物的一双锐利的眼睛;还有像刚钩一样,适于在突袭时抓捕猎物、撕碎猎物的利爪和利嘴。

金雕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猛禽。在搜索猎物时,它并不快速飞行,而是在天空缓慢盘旋,一旦发现猎物,便直冲而下,抓住猎物后又疾若闪电般飞向天空。金雕经过训练,可以帮助猎人捕捉草原上的狼。它先是对狼进行长距离的追逐,等狼疲惫不堪时,就突然下降,用一只爪抓住狼的脖颈,另一只爪抓住狼的眼睛,使狼丧失反抗能力,随后赶到的猎人就很容易将狼捕获。据说,有一只金雕曾创造过捕狼14只的纪录。

产于菲律宾的食猿雕是南亚森林中的霸王。它体长达1米,重约4千克,头后有许多长达9厘米的柳叶状羽毛,当它发怒时,这些羽毛便竖起来。加上它巨大的钩嘴和黑脸,构成极其凶恶的外貌。食猿雕喜欢“占地为王”,一对雕差不多要占领30平方千米的领域,以这个领域内的各种动物、特别是猿猴为食。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丛林中的角雕,是另一种凶猛的鸟。它体长1米,体重达9千克,头上有两个高耸的羽冠,一双脚几乎和人的手掌一样大,是所有猛禽中绝无仅有的,甚至有人称其是最大的捕食性猛禽。动物被这双利爪抓住,就有立即丧命的危险。角雕主要捕食卷尾猴、树獭、浣熊等动物,有时连树蟒也难逃其爪。

同属于鹰科(Accipitridae)的食猿雕和角雕:

据自然杂志报道,食猿雕保护最大的困难是它们的栖息地已经被分割:主要是棉兰老岛的马荣火山保护区,和北部莱特岛,而且上述国家保护区的面积太小,食物比较缺乏。

食猿雕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猛禽之一,体长为85一95厘米,体重3.6一4.2千克。在它的头部的后面,生有许多长达9厘米的矛状或柳叶状冠羽,当其发怒的时候,这些冠羽都高高地呈半圆形耸立起来,加上短而侧扁的巨大钩嘴和黑色的脸部,就构成了一副极其凶狠而古怪的面孔,令人望而生畏。食猿雕没有亚种分化,是菲律宾热带雨林地区的特产动物,目前仅零散地分布在菲律宾的吕宋、萨马、莱特和棉兰老等岛屿的局部地区,所以也被称为菲律宾雕。食猿雕堪称森林中的霸王,具有短而宽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能够敏捷地飞行和突然增加速度,所以特别适合于在森林中活动。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树冠之中隐蔽地飞行捕食。而它当它需要从一个山谷飞往另一个山谷时,则在森林树冠的上方采用翱翔的飞行方式。

食猿雕具有很强的领域性,每对差不多要占领30—50平方公里以上的领域,根据森林覆盖的程度和地形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它的领域内,大多数动物都是其猎捕的对象,尤其是猕猴等各种猴类、蛇、灵猫等树栖动物。这些动物的种群数量在森林复盖较好的地区通常是比较丰富的。有时它还喜欢隐藏在犀鸟的洞穴附近,伺机捕杀那些来给在洞穴中孵卵的雌犀鸟送食物的雄犀鸟。那些喜欢在村落、农田等处活动的食猿雕,还常常捕食狗、小猪等家畜。

食猿雕 - 生育繁殖

食猿雕

食猿雕每年10—12月开始营巢,大多选择生长在山谷斜坡的大树,将巢筑在附生在大树上的蕨类植物形成的平台之中,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30米左右。每窝仅产1枚卵,孵化期大约为2个月。雄鸟送给雌鸟和雏鸟的食物频次是不同的。

在食物贫乏的情况下,由于雄鸟带给正在孵卵的雌鸟的食物太少,雌鸟不得不离开巢和卵,自己去捕食,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孵化失败而最终弃巢。在自然状态下,食猿雕的繁殖率极低,不仅产卵的数目太少,而且哺育一只幼鸟要花2年时间。因为幼鸟长齐羽毛需要4个多月,而且即使已经长齐了羽毛的幼鸟,仍然要在亲鸟的领域中逗留到第二年。幼鸟在自己学习捕食技术的期间内,可能仍然需要亲鸟的喂养。所以只有当幼鸟离开亲鸟的领域之后,亲鸟才可能再次营巢,进行繁殖。只有在幼鸟很小就夭折了的情况下,亲鸟才在当年冬天继续营巢繁殖。由此可见,一旦食猿雕的种群数量下降,再恢复则需要很多时间,更不用说幼鸟的发育和成长还要经过许多磨难和挫折。

食猿雕 - 生存状况

食猿雕被科学家发现已经有100多年了。1894年,英国一名博物学家在菲律宾萨马岛的热带丛林中进行考察时,第一次发现了这种性情凶猛、喜欢捕食猴子的鸟类,并且采到了它的标本,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将其命名为食猿雕。但是,从那时到现在,这种珍贵的动物却一直没有摆脱逐渐走向灭绝的命运。

食猿雕 - 物种保护

食猿雕(Pithecophagajefferyi)红皮书极危级自1960年以来,由于深山老林的不断减少,动物天然栖息地丧失,这种菲律宾猛禽的数量已从6000只减少为300余只,灭绝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正采取法律保护、科学研究、公众教育、人工养殖等多项拯救措施,但当务之急是对森林系统的保护,这将有助于食猿雕以及与之共栖的另外27种受危林鸟的生存。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食猿雕被列入附录I。[2]

为了拯救食猿雕,菲律宾政府将其定为国鸟,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在1983年颁布法令,严禁射猎此鹰,违者罚以巨款,并加1-5年徒刑。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