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环保行业动态 > 国内环保资讯 > 生态环境部:部长不打招呼查污染后,已拘留32名涉案人

生态环境部:部长不打招呼查污染后,已拘留32名涉案人

发布日期:2023-03-29  浏览次数:1086

分享到:

文章摘要: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频发,充分暴露出来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短板弱项。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今天在该部发布会回答中青报中

“企业环境违法行为频发,充分暴露出来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短板弱项。”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今天在该部发布会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表示,两位部长不打招呼查污染后,32人被拘留。

2022年底到2023年初,我国发生了一次长达11天的跨年霾,集中在陕西和河南等地。启动了重污染应急预案,却没有效果。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和副部长赵英民以“四不两直”方式去河南和陕西对13家企业开展检查,发现存在大量偷排偷放、弄虚作假等突出的环境违法问题。

刘炳江说,生态环境部已督促相关省市开展调查,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已刑事拘留21人,行政拘留11人,相关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相关省市各级领导也以“四不两直”方式查处违规违法企业。

刘炳江也参与了这次检查。在他看来,弄虚作假,归根结底是企业治污设施投入不足造成的,达不到标准要求只能如此。有部分企业无视环保法律法规,存在侥幸心理,肆意偷排偷放,想方设法逃避监管,甚至多方串通,形成系统性造假链条,在局部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

“有的地方党委政府甚至要求执法部门对企业进行零处罚。”刘炳江说,部分地方治污攻坚定力不够,韧劲不足。近年来,随着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大气环境质量呈现持续改善态势,部分地方出现盲目乐观情绪,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在稳经济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力不够,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政治自觉不够强,抓责任落实、抓污染减排、抓监管执法不够有力。

还有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监管流于表面,能力薄弱。部分地方生态环保部门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不敢动真碰硬,日常监管走过程,尤其是对当地的利税大户。“到了现场,确实感到还是得靠鼻子闻、靠眼睛看,来判断是否还存在难以发现日益隐蔽的违法问题。”刘炳江说。

刘炳江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聚焦重点地区、重点时段,以点带面,帮惩结合,督促企业扛起大气治理的主体责任。组织各地以案为鉴进行警示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也忠告违法企业要敬畏法律,若敢违法,必将受到惩罚。

同时,指导各地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将压力传导到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提高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识别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督促引导企业自觉守法。帮助企业完善治污设施,“一企一策”制定治理方案,清理整治一批简易低效治污设施,树立标杆企业,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