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环保技术 > 废水净化技术 > 其它废水净化技术 > 采用复合无机药剂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

采用复合无机药剂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466

分享到:

文章摘要:作者:张卫飞 王红宇 刘维屏 上海环境科学摘要 通过烧杯搅拌实验,研究了印染废水复合无机药剂对废水中CODCr和色度等污染物随投

作者:张卫飞 王红宇 刘维屏 上海环境科学

摘要 通过烧杯搅拌实验,研究了印染废水复合无机药剂对废水中CODCr和色度等污染物随投加量和混凝pH值变化的规律,并得出了其最佳投加量为900~1200mg/L, 最佳混凝pH为5~8,此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均大于70%。现场混凝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受水质和水力波动的影响较小,对两个指标均有较好去除效果。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复合无机药剂 去除效果

1 前言目前,对印染废水处理大都采用混凝法与生化法相结合的工艺。由于染料的多样性和印染废水组成的复杂性,使得常规混凝剂(如铁盐、铝盐及其聚合物)很难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1~3]。本文针对某厂印染废水的特点,开发出一种复合无机药剂,该药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Al3+、Si4+等高度聚合的复合无机混凝剂,其中部分组分相对分子量可高达几十万,同时含有Cl-、SO42-等离子。经过实验室烧杯搅拌实验及现场混凝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凝剂能有效地去除CODCr、色度等有机物质,其出水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13456-92)。

2 实验内容2.1 烧杯搅拌实验   废水水样取自某污水处理厂A/O生化沉淀池出水,用聚乙烯塑料桶储运,其主要水质为CODCr 400~650mg/L、色度130~180倍、pH7~8。  烧杯搅拌实验在六联搅拌机上进行:取生化出水1000mL,加入一定量的复合无机药剂,先以160r/min快速搅拌1min,再以30r/min慢速搅拌10min,静沉20min后于液面下2cm处吸取部分上清液进行水质分析。水质指标分析根据国家环保局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其中CODCr采用重铬酸钾法[4],色度采用稀释倍数法[4]。

2.2 现场混凝实验为了考察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对废水水质波动的承受能力,进行了连续运行的现场实验。

混凝装置由混凝搅拌池、折板絮凝池和辐流式混凝沉淀池组成。混凝搅拌池的直径为2.5m、高为5.5m,由底部进水,出水口设计在上部离池顶面90cm处,并直接进入折板絮凝池,该反应池的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并沉降3~5h后排放。

现场混凝实验连续运行9h,进水流量为2350m3/h、CODCr为406mg/L、色度为180倍、pH为7.85。混凝剂的投加量从800mg/L开始,通过调节玻璃转子流量计的刻度来控制加药量。稳定运行1h后,取出混凝沉淀池的周边出水并进行水质分析,直至系统地完成800~1400mg/L的加药浓度试验为止。

3 结果与讨论3.1 投加量的影响不同的投加量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情况。

随着混凝剂投加量增加,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不断增加;当投加量为900mg/L时,CODCr去除率为69%,色度去除率为56%;当投加量为1200mg/L时,CODCr去除率可达74%,色度去除率达63%;当投加量继续增加时,混凝效果增加不显著。因此,该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范围为900~1200mg/L。

3.2 pH的影响

将混凝剂的量固定为900mg/L,在不同pH值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情况。  由图2看出,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随pH的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当pH为3时,CODCr去除率仅为25%,色度去除率为20%;而当pH为6时,CODCr去除率可达77%,色度去除率达72%;当pH继续增加时,CODCr和色度去除率又开始下降。由此可见,该混凝剂的最佳混凝效果的pH为5~8。

3.3 现场混凝效果

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不断增加,CODCr和色度去除率也不断增加,变化趋势与烧杯搅拌实验一致。当投加量为1200mg/L时,CODCr去除率为68%,色度去除率为66%,均达到二级排放标准。由此可见,该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受水质波动及水力条件的影响均不大,对2个指标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4 结语

印染废水复合无机药剂在一定的投加量范围内对CODCr和色度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且受水质和水力条件的影响较小。该药剂的最佳投加量范围为900~1200mg/L,最佳混凝效果的pH为5~8。为了达到更好的混凝效果,可以通过投加酸调节pH在6左右。

5 参考文献

1 Chu W. Dye removal from Textile Dye Wastewater Using Recycled Alum Sludge. Water Research, 2001, 35:3147~3152.

2 Mishra G,Tripathy M.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reatments for decolorization of textile effluent. Colorage, 1993, 10:35~38.

3 李家珍主编.《染料、染色工业废水处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4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9.

第一作者张卫飞,女,1978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为硕士研究生。

参加本试验工作的还有浙江大学黄克玲副教授和浙江省绍兴污水处理厂张志峰。 来源:中国环保设备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