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环保技术 > 工程案例解析 >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图)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图)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581

分享到:

文章摘要:第一章 概述1.1工程背景某机电公司位于东莞市虎门镇,主要生产电机类产品。公司建有员工宿舍及食堂,生产和生活共在一个厂区,共

第一章 概述

1.1工程背景

某机电公司位于东莞市虎门镇,主要生产电机类产品。公司建有员工宿舍及食堂,生产和生活共在一个厂区,共有员工1000人,其中马达厂400人,压缩机厂600人。马达厂为保护环境,决定建造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1.2设计水量

宿舍:900人×180L/人.d(排水系数)=153.9m3/d

食堂:1000人×10L/人.d×3×0.95(排水系数)=28.5 m3/d

车间生活污水:1000人×30 L/人.d×0.95(排水系数)=28.5 m3/d

最高日生活污水量:Q=210.9 m3/d

设计污水量:Q=1.2(日变化系数)×210.9=253.08 m3/d

取:Q=250 m3/d

6、取时变化系数K=2,则最高日最大时水量:Qmax=20.8m3/hr

1.3设计进出水水质

进水水质如下:

BOD5 300mg/L

CODcr 500mg/L

SS 200mg/L

PH 5.5-7.5

出水水质为了充分体现污水处理的效果,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执行,即

BOD5 ≤20mg/L

CODcr ≤60mg/L

SS ≤20mg/L

PH 6.0-9.0

1.4设计依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3、《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5、《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99)

10、《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11、《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26.1~29-91)

1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1.5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并优于排放标准。

2、采用先进、合理、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站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能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能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管理,节省动力消耗和运行费用。

5、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的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现代化管理,方案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及仪表监测系统,以保证污水处理工艺运行在最佳状态,尽可能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6、充分利用现有地形,使污水处理站总平面布局合理,减少占地面积。

第二章 工艺设计

2.1 工艺流程

在序批式反应器系统(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法)中,曝气池、二沉池被合二为一,在单一反应池内通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污水的生物处理和固液分离,SBR系统是活性污泥生化处理系统的先驱,早在1914年Arden和Lecket首次提出活性污泥法的概念时采用的操作方法就是间歇式的。最近几年来,随着监控与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设备被研制出来,特别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系统运作时机电时序控制问题,这一技术得以完全更新,并被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为一项低投资、低操作成本、低维修费用,高效益的污水治理技术。据EPA调查,在污水流量一定时,选择SBR要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节省许多,而在大多数情况下,SBR的投资较低,这一点已被大量的工程实例所证实。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

SBR工艺流程图

2.2 SBR工艺操作过程

1、进水/反应阶段:

污水进入反应池中进行生化反应,在这阶段可以只混合不曝气,或既混合又曝气,使污水处在反复的好氧一缺氧状态中,反应期的长短一般由进水水质及所要求的处理程度而定。

2、沉淀阶段:在此阶段该池停止曝气和进水,此时进水可直接转换到另一组池子。反应器内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因该阶段在完全静止情况下进行,表面水力和固体负荷低,沉淀效率高于一般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沉淀时间一般采用一小时左右,污泥絮体在池中沉淀下来,并形成污泥层,污泥层不断下沉,在其上方形成上清液。排除剩余污泥一般在沉淀阶段结束后进行,反应池排出的剩余污泥由于泥龄较长,已基本稳定。

3、滗水阶段:沉淀阶段结束后,设置在反应池末端的表面滗水器开动,移动撇水堰沿给定轨道以较高的速度降到水面,在与水接触后,撇水装置下降速度即转换到正常下降速度,将上清液缓缓滗出池外,当池中水位降到设定的低水位时停止滗水。撇水装置再回到初始状态。滗水器的撇水堰渠的前部设有挡板,可以避免将水面可能存在的浮渣随出水一起排出。

4、闲置阶段:本处理系统一般为多个反应池平行运行,在每池滗水后完成了一个运行周期,在实际操作中,滗水所需的时间往往小于理论设计的最大时间,故滗水完成后有一段时间可作为闲置阶段,此阶段可以进行进水(不曝气)或其它反应过程。该阶段可视污水的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决定其长短。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