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自然生态 > 濒危动物百科 > 濒危哺乳类百科 > 白眉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1248

分享到:

文章摘要:白眉长臂猿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白眉长臂猿  【拉丁学名】:Hylobates hoolock  【俗名】:长臂猿,呼猴,黑猴  【

白眉长臂猿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白眉长臂猿

  【拉丁学名】:Hylobates hoolock

  【俗名】:长臂猿,呼猴,黑猴

  【英文名】:Hoolock(White-browed) Gibbon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热带森林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种群隔离,种内生物学特点

  【保护措施】:限制捕猎

  【国内分布】:云南(西部)

  【分类位置】:

  目:灵长目PRIMATES

  科:长臂猿科Hylobatidae

  属:长臂猿属Bunopithecus

  【濒危等级生效年代】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资料不足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生效年代: 1996

外形特征  无尾。前肢明显长于后肢。雌雄异色,雄性褐黑色或暗褐色,具白色眼眉,头顶的毛较长而披向后方,故头顶扁平,无直立向上的簇状冠毛。雌性大部灰白或灰黄色,眼眉更为浅淡,颜面宽阔而被以灰白短稀毛,面周更趋浅淡,白色。白眉长臂猿计有两亚种,我国的亚种(H. h. leucogenys)左右两条眼眉不相连接,体毛较长,为70-100mm,雄性阴毛白色。

分布范围  白眉长臂猿为东洋界缅甸--中国亚区的特有种,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西部怒江以西的保山、腾冲、盈江和陇川。国外见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和缅甸北部。

生活习性  白眉长臂猿主要栖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在云南西部,多栖于海拔2000-2500m之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冬季常向下作垂直迁移。严格树栖,以多种野果、鲜枝嫩叶、花芽等为主要食物,亦食昆虫和小型鸟类。白眉长臂猿群体较小,一般一群3-5只,为单雄单雌配偶系。春末夏初产仔,每年1胎,每胎1仔。7-9年性可熟。

种群现状  50-60年代,白眉长臂猿在云南西部有较广泛的分布和较多数量,仅腾冲县就有数百群,总数不少于500只。80年代末,数量已大大下降,估计仅有100-150群,250-400只(马世来、王应祥,1988)。1994年,兰道英等重新复查时认为有50-100群,200余只,其中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腾冲和保山)20-50群,100-150只;腾冲尖高山(古永和苏典)一带30-50群,陇川(户撒)4-8群。西永,苏典和户撒的长臂猿多在中缅边境两侧分布。

致危因素  1、本种致危的主要因素在于栖息地被破坏,特别是中缅边境一带,森林砍伐的规模越来越大,且尚未有效地制止。当地民族的刀耕火种也威胁着大片的白眉长臂猿栖息地;

  2、狩猎是次要的致危因素;

  3、种群分布零碎,群与群之间相隔较远。近交衰退严重,造成后代生存能力减弱、繁殖性能降低;

  4、性成熟脱离群体的青年猿,因找不到配偶而失去繁衍后代的机会。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