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环保行业动态 > 环保产业 > 国内合资企业和自主企业的研发之路

国内合资企业和自主企业的研发之路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892

分享到:

文章摘要:无论靠合资品牌过着滋润日子的国有汽车企业,还是自强不息谋得立足之地的自主品牌车企,均从未像最近几年这样重视自主产品的研发

无论靠合资品牌过着滋润日子的国有汽车企业,还是自强不息谋得立足之地的自主品牌车企,均从未像最近几年这样重视自主产品的研发环节。即便如此,这个时间节点已明显落后于先进的跨国汽车巨头,缺乏动力和创新意识显然是除了金钱之外更主要的原因。

具有垄断资源优势的国有汽车企业,并没有成为引领中国汽车产业研发创新的主力军。

由于率先与跨国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在赚取大把利润的同时,国有企业集团在技术和产品上过度依赖跨国公司。更重要的是,具有政策、资源等垄断优势的国有企业并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压力,自主研发一度停滞。

国有汽车企业并非缺乏自主研发资金。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集中了汽车产业的优质资产,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和技术积累,通过十几年与外国公司合资、合作,提升了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又为他们剥离了历史包袱,盈利水平大大提高。

只是当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意识到“市场换技术”并不理想,当国企的发展模式背腹受指之时,众多国企才终于醒悟,重庆长安、一汽轿车、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等子公司最近几年方才出现在各汽车集团的组织框架之中。

在一份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内部的材料《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下称《建议》)中,提及这样一种现象,“尽管受体制等因素制约,一汽、上汽等大型汽车集团进行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不如奇瑞、吉利等民企强,但近几年在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国家创新政策引导作用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下,国企自主创新的外在压力增大,内在动力增强。”

以一汽集团为首的国有汽车企业开始在自主品牌的研发方面发力。“十二五”期间,一汽集团将在“十一五”投资129.1亿元的基础上,再投入研发费用190亿元。到2015年,一汽集团整车销量计划超过400万辆,其中自主比例要超过50%。虽然与跨国汽车巨头们的研发投入仍有不小差距,但人们总算看到了国企重视研发的希望。

与财大气粗但刚刚起步的国有企业相比,站在自主研发前沿的民营车企虽然研发资金有限,但却一直是推高中国汽车产业研发水平的活跃分子。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民营企业的大手大脚在研发方面体现得很充分,“只要是研发上有需要,我们都敢于投入。”这句话几乎是国内民营车企老总共同的心声。

以长城汽车为例,未来5年内,该公司产品和技术研发预计将投入50亿元。虽然没有国有汽车集团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多,但研发支出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奇瑞、吉利等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外在市场压力和内在动力都很强,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冲动,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大大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人坦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民营车企的研发实力给予肯定,《建议》中认为,作为汽车领域的后来者,奇瑞、吉利等民营企业都是通过逆向开发、模仿成熟技术迈出第一步,然后与发达国家的汽车设计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实现了从完全模仿到正向开发、再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民营车企已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一步,而国有汽车集团正通过合资、合作积累资本、人才和经验的自主创新之路上刚刚起步。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