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环保行业动态 > 国际环保资讯 > 埃博拉病毒——大猩猩灭绝之祸

埃博拉病毒——大猩猩灭绝之祸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979

分享到:

文章摘要:科学家警告说,过去四年来已经有5000多只西部低地大猩猩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这种全世界最大的灵长类动物目前正急剧减少,并面

科学家警告说,过去四年来已经有5000多只西部低地大猩猩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这种全世界最大的灵长类动物目前正急剧减少,并面临即将完全绝迹的危险。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所知最致命的传染性病毒之一,它在非洲地区黑猩猩和大猩猩种群内的快速传播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人士的关注。位于加蓬首都利伯维尔的非洲森林生态系统中心(Ecoystemes Forestiers dAfrique Centrale)的灵长目动物学家马格德林贝尔梅霍(Magdalene Bermejo)上周在《科学》杂志发表最新文章,首次准确预测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西部低地大猩猩的数量。

  非洲丛林是埃博拉病毒滋生的天然温床。此前科学家并不确定该病毒是否通过其他动物传播到猿类身上,但这项最新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毒能够直接在猩猩之间进行一对一的传播。

  导致大猩猩死亡的埃博拉病毒为扎伊尔型,在加蓬和刚果(金),这种亚型已经反复感染人类。贝尔梅霍说。“在每一起人类感染事件中,我们都能在附近森林中找到西部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尸体。”

  贝尔梅霍参与的这一项目主要针对生活在刚果(金)洛希自然保护区(Lossi Sanctuary)附近的10个大猩猩群、共143只大猩猩进行研究。

  2001年底,加蓬和刚果(金)交界沿线爆发人类埃博拉流行病。2002年6月,在距保护区15公里处发现第一只大猩猩尸体。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研究项目涉及的143只大猩猩中已有130只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科学家表示,埃博拉病毒在猩猩之间一对一传播,并逐渐在种群之间连续扩散。

  研究人员对洛希自然保护区方圆2700公里内的大猩猩聚居地进行调查后发现,聚居地数量减少了96%。科学家估计,自2002年埃博拉流行病爆发以来,大约有5000只大猩猩因感染该病毒而死亡。

  西部低地大猩猩的死亡情况也同样反映了东部低地大猩猩的现状。过去10年中,东部低地大猩猩的数量下降了70%,从1994年的约17000只减少到目前不到5000只。

  “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驱散逗留在人们心中的对于(埃博拉)病毒导致大猩猩大规模死亡的怀疑。”论文写道。

  “洛希自然保护区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杀死了几乎所有现存的东部低地大猩猩。但洛希事件中死亡的西部大猩猩所代表的只是过去10年中死于埃博拉病毒、或者未来五年内将面临高危死亡风险的大猩猩的一小部分。”

  科学家相信,埃博拉病毒一定是藏身在如鸟类或者蝙蝠的宿主体内才没有自生自灭的。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病毒宿主到底是哪种动物,但病毒通过大猩猩与这种动物的密切接触而传播的可能性大于其在猩猩之间的直接传播。

  《科学》杂志在社论中说,“虽然两种传播机制可能都起了一定作用,但有迹象表明,大猩猩之间的确能够彼此传染(埃博拉病毒)。”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导致的疾病称为埃博拉出血热,人类首次爆发这一传染性疾病是1976年在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地区,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在人际之间通过体液传播,潜伏期为2到21天。感染者出现呕吐、腹泻、身体疼痛、高烧、内出血等症状,并很快死亡。直到最近几年才发现病毒也能感染大猩猩和黑猩猩,死亡率与人类接近,高达50%以上。(陈丹)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