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绿色生活 > 环保汽车 > 控制汽车数量是“懒汉思维”

控制汽车数量是“懒汉思维”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727

分享到:

文章摘要:10月20日,北京官员首次公开表态,将采取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交通问题不解决将抵消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

10月20日,北京官员首次公开表态,将采取措施控制机动车数量。“交通问题不解决将抵消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刘玉民说。

北京市政府这次可以说是终于“想明白”了,“首堵”堵了这么多年,而且是越堵越严重,公众都以为北京市政府是“吃素”的。这次要想一个“高招”——收钱,让老百姓买不起车,用不起车,让马路上的车越来越少,没有车了,你总堵不了吧。

这个高招也确实很高,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下药”啊。

而且这招很省事,收钱的事谁都愿意做,“国库充盈”多么美好的景象。

从此以后,交通、规划、市政等等相关部门就可以“皆大欢喜”“高枕无忧”了,路上只有公车和富人的车,他们的上牌费、拥堵费、停车费都是纳税人给交的,他们不用为高昂的购车成本、养车成本操任何心,而富人呢,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把社会财富都聚集到了他们手里,他们自然是不用担心“银子”的问题。

普通老百姓的私车梦肯定只能是灰飞烟灭了,物价飞涨、房价飞涨,什么都在涨,但是口袋里的银子却迟迟难以见涨,如果用车成本再飞涨的话,车肯定是买不起的了。试想,原来买一辆奇瑞车,六万块就能搞定,一年的用车成本不会超过两万,按这个数字,中国能买得起车用得起车的家庭的比例还是不小的,但如果收取高额的上牌费、车船税、拥堵费等等,年用车成本超过四万的话,中国买得起起用得车的人数比例必然会大大下降,很多老百姓都会买不起车。

老百姓买不起车了,交管部门可以说是"有事没事偷着乐“,交通压力小了,可以坐在那儿不用思考了。

但是不爽的人也会相当多。

首先是政府不爽。

房价现在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那么政府的GDP怎么办,就只有靠汽车工业撑着了,而如果老百姓买不起车,汽车工业自然就垮了,那政府的GDP怎么办?官员的乌纱帽怎么办?而汽车工业如果垮了,相关联的配套企业、产业工人怎么办?失业率提升,社会怎么能和谐?

其次是汽车厂家不爽。

老百姓都不想买车了,汽车厂家生产出来的那么多车怎么办?在这几年汽车销售形势一片大好的刺激下,几乎各大厂家都在扩大产能,四处建厂。如果老百姓都买不起车,厂家生产出来的车没人买,那岂不是“欲哭无泪”,只能“喝西北风”。那时的汽车厂家恐怕只能用“哀鸿遍野”来形容。

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自主品牌汽车厂家了。上海为了限制汽车数量的增长,采购了“增加上牌费用”的方式,一个牌照最少要三万块。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在上海基本看不到十万以下的车,也就是奇瑞、吉利、比亚迪们在上海基本看不到。

如果北京也增加用车成本,接着其他城市也纷纷效仿的话,对自主品牌汽车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就有可能从此被跨国品牌所霸占,自主品牌永无出头之日。

最不爽的当然是消费者。

所谓欲加之费,何患无辞。

政府收费容易,但是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却是硬生生被剥夺了追求和享受汽车文明的权利。好不容易等到汽车价格便宜了,荷包里有钱了,但政府却硬要从中横插一脚,图省事,为自己的方便,卖不了土地了就卖牌照,让老百姓本来伸手可及的家庭汽车的梦想变成一个不可企及的梦。凭什么你官员和富人就能享受汽车带来的方便快捷,我普通老百姓就不能拥有呢?

所以,控制汽车数量只能是加剧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是一个典型的“懒汉思维”。不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而想把责任全部推给老百姓,推给汽车,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