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有惊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环保论文 > 节能降耗技术论文 > 节水技术论文 > 探讨河套灌区水盐运移状况分析

探讨河套灌区水盐运移状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759

分享到:

文章摘要:1、河套灌区概况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市境内。总土地面积1190khm2,现灌溉面积574 khm2。灌区地处干旱

1、河套灌区概况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市境内。总土地面积1190khm2,现灌溉面积574 khm2。灌区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带,降水稀少,年降水130~220mm;蒸发强烈,年蒸发量为1900~2500mm,干燥多风,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5.6~7.8℃,全年日照3100~3300小时。

河套灌区地下水水分运移属“垂直入渗蒸发型”,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灌水入渗,每年约17.7亿m3(占总补给量的76.5%)和降水入渗,每年约5.33亿m3(占总补给量的23.1%),地下水侧向补给极少,浅层地下水的年蒸发量约为22.80 亿m3,大体与垂直补给量相平衡。

河套灌区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约占总土地面积的40~60%,灌区耕地轻度盐渍化面积约为284 khm2,占耕地总面积49.5%;中度盐渍化面积92 khm2,占耕地总面积16.04%;重度盐渍化面积17.9 khm2,占耕地总面积3.11%。

2、河套灌区盐分进出积累情况

河套灌区每年引黄水量约为50亿m3,由黄河水带入灌区的盐分约为250万吨,而整个灌区由各级排水系统排入乌梁素海的水量约5亿m3,随之排入乌梁素海的盐分约80万吨。这样,每年应该有170万吨的盐分滞留在灌区内。这部分盐分是随水分的运动做垂直运动呢,还是滞留在土壤中不动呢?灌区盐碱地面积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

河套灌区水盐进出状况见图1。

3、河套灌区盐碱地变化情况

河套灌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地下水的运动属于蒸垂入渗蒸发型,灌溉水中含盐量约为0.5g/L,这些因素决定了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较严重。

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状况从前到后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1950~1957年,灌区开发初期。盐渍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2~14%。

②1963~1973年,引黄灌溉大发展阶段,由于排水不配套,土地盐渍化发展迅速,盐渍化面积占耕地面积31~58%。

③1978~1983年,盐渍化初步控制阶段。据1983年调查,盐渍化面积占耕地面积47%。其中轻度盐渍化面积占盐渍化面积的53%。即有约一半的耕地受盐渍化影响,但这些耕地中又有一半是轻度盐渍化。

④1990年至今,盐渍化的回落期。由于排水设施逐年配套并发挥作用,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也有所淡化,中重度盐渍化土壤的面积大幅下降。在灌区上游由29%降至14.5%,灌区中游由40.4%降至26.4%,下游由43.6%降至31.1%。但轻度盐渍化土壤仍占耕地面积(574 khm2)的49.5%,而且灌区内仍有209 khm2的盐荒地尚未开发利用。

由以上各阶段情况看,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在1990年至今呈明显的回落,灌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盐荒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盐渍化程度在逐年减轻。产量明显提高,灌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4、灌区盐分去向分析

从前面灌区盐分进出情况和灌区历年盐碱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虽然灌区内每年都在积盐,但灌区盐渍化土壤面积在近10年来却并未发生大的变化。那么,每年由灌溉水带入并滞留在灌区内的大量盐分(约170万吨)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没有引起灌区盐渍化面积和程度的急剧增加呢?这也是灌区管理部门和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沙壕渠试验站和日本岗山大学、岐阜大学、爱媛大学、地球环境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合作,经过10年的研究探索,初步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4.1 研究方法

①在三盛公总干渠首部、永济干渠、黄济干渠、四排干沟、七排干沟、总排干入乌梁素海等处取水样化验水质(EC、PH和八大离子)。

②在解放闸灌域、永济灌域、义长灌域、乌拉特灌域等地取土样和地下水水样,测定土壤含盐量及各离子组成。其中土样不仅测定水溶性盐,而且用醋酸铵溶液法测定土壤中的非水溶性盐。

③综合分析灌区内进出盐分、积累盐分、盐分成分变化、土壤中水溶性盐与非水溶性盐数量、成分的变化,做盐分平衡分析。

灌水渠、排水沟、分灌域土壤取样点布置图见图2。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图片新闻